查看原文
其他

你本可以......

2017-09-22 学术之路 学术之路

昨天出了双一流,朋友圈流传着这样的调侃:



这让我想起了经常有人说,你又在说客观条件,你不是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吗?自己努力一下不就行了。英语不好,学啊!你看那个谁谁出身还没有你好呢,人家现在不是照样学的非常好!没有发表论文,发啊!你看你们学校的某某学长或学姐不是也发了核心论文了吗?


其实首先说明我不是来为自己辩白的,一则没意思,二则也没人信。我只想说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成功=努力+机遇!


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努力,也不是我们没有机遇,而是我们不能将两者很好的融合,这样不管你怎么解释,大家的关注点始终会是你不努力,因为你本可以......再优秀一点。


例如刚刚结束的清华大学法学院2018级博士生招生,很多人卡在了英语上,不符合报名条件。有人可能想很多,但是你要是说清华法学院的招生偏向本校学生,我都跟你急。绝对的公开公平公正!那你为啥还不符合报名条件呢,或者报名之后被刷下来。有人会说,因为我英语差,因为我的基础没人家好,因为我没有人家努力,我应该继续努力。但是我可以比较负责的告诉你,其实如果你出身不好,很大可能是你继续落榜!


有人可能很不服,说,等着!看我明年怎么逆袭!


当然本文不是来打击大家的,而是想再次提醒你当前的成功=努力+机遇。如果你玩不转这两个,你会发现你的前方始终有拦路虎。也就是有人将会把你的机遇偷走。而每一个变化,将会影响你的心态,然后影响你的决定,进而影响你的判断。例如2017年人大法学各学科的复试名单相当大比例的都是本校的,给人一种不公正的感觉。但是大家此时忽略了博士招生很重要的原则:师生都满意。而这里面就牵涉到努力与机遇的相互转换问题。


再如本次双一流名单的出炉,就是多种利益与关系的博弈结果,不可能仅仅是因为你多发了几篇论文,但是翻阅很多批评此名单的意见,很多是揪着某一点开始大段论述,这就像你始终揪着努力说没有录取自己不公平一样。


还是回到博士招考问题:考上博士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:一是该学校该导师有对外招生名额;二是你符合基本的报名条件并按照要求报考;三是你正常发挥;四是你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;五是你与导师合拍;六是你需要提前联系导师,除非你超级优秀。那么我们对照一下这些基本条件,就可以发现一、四主要靠的是机遇,二主要是努力,而其他就是努力+机遇的综合体,所以对于这些如果你只是看到努力,很多时候还是会落榜!


如果我们再回到你本可以......这个问题上,我们可以发现,当别人跟你说这句话的时候,他都是预设了一定的前提假设的。比如你本可以把英语学的更好,其前提条件有二:一是你有足够的时间用来学习(但很多时候这时间差一点,例如清华的招生简章是7月份发布,如果你英语足够好,考个雅思应该没有问题,但是就是因为你想达到符合报名条件的英语水平需要三个月以上。)二是你有自学的能力,而且善于学习,知道努力的方向。(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很多人还在重复刚学英语的模式在学习,一则方法不当影响学习进度,二则影响学习效果)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必须破解上述难题,这样才会不被你本可以.....折磨的头疼。


如果我们回到双一流问题上,其实问题的逻辑不是:你评上双一流了,然后会得到大力支持(财力与人力等);正常的逻辑应该是:你得到大力的支持,然后自身也非常努力,然后你被评上双一流了。


以上存属逻辑混乱的论证,但是我们希望能够为你看待事物开启一个新的角度。事实已是这样,我们无法改变当前的现实,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未来的命运,关键是你有没有魄力去变革,去自我革新。


最后给大家算一个账,希望能够引发你新的思考:

AB为同班同学:

A:考上清华北大,根据当前政策,每年享受如下待遇清华(5.1万+奖助金)、北大(5.5万+奖助金),宿舍每年1200块钱,吃饭1000块钱。


B:顾虑过多,落榜,找到一份工作(当前入职一般6000,律所挂证2000-5000),租房每月1500,吃饭每月1500。


三年或者四年之后A毕业,然后大家比较一下他俩的生活。


本期责任编辑:赵广开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